欢迎与万川携手      
共创美好未来
万川医疗健康产业集团

新闻资讯
万川资讯
行业动态
政府政策
首页 >> 新闻资讯 >> 内容浏览        
肠道菌群竟能高效控糖?Cell 刊登中国研发成果,破解血糖调控密码

          2025-09-11   浏览:28

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 2.23 亿,2 型糖尿病占 90% 以上,血糖管理成为重大公共健康挑战。「血糖难控」和「药物副作用」,是许多患者长期面临的困境。


2025 年 8 月 21 日,Cell 上刊登了一项名为「A microbial amino-acid-conjugated bile acid, tryptophan-cholic acid, improves glucose homeostasis via the orphan receptor MRGPRE」的突破性研究(该科研成果由蒙牛联合北京大学领衔的科研团队共同完成),为我们揭示了肠道微生物与血糖调控之间的新机制,也为糖尿病治疗带来了全新思路 [1]


图 1 Cell


1. 从患者异常信号出发,发现 Trp-CA 的关键作用


研究团队首先对比了 40 位新发 T2D 患者与 40 位健康人的粪便样本,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一种微生物来源的氨基酸结合型胆汁酸 —— 色氨酸共轭胆酸(Trp-CA)水平明显偏低,且其含量与空腹血糖、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指数均呈负相关。这一现象提示:Trp-CA 可能与血糖调控密切相关。


2. 动物实验验证:补充 Trp-CA 改善血糖稳态


团队进一步通过高脂饮食(HFD)构建 T2D 小鼠模型,发现其粪便中 Trp-CA 水平同样下降。此外,在抗生素处理的无特定病原体动物(SPF)小鼠(清除肠道菌群)和无菌(GF)小鼠粪便中,几乎检测不到 Trp-CA。这表明 Trp-CA 来源于肠道微生物。接下来,给小鼠灌胃补充了 Trp-CA,结果发现:Trp-CA 可明显降低小鼠的体重增长速度,减少 HFD 喂养小鼠的脂肪量和进食量,并且明显改善肥胖小鼠的葡萄糖耐量。


图 2 Trp-CA 可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葡萄糖耐受不良


 3. 机制探究:Trp-CA 依靠 MRGPRE 受体调控血糖水平


组织分布分析显示,Trp-CA 在 SPF 小鼠粪便与肠道内容物中浓度较高,而在血清和肝脏中未检出,提示其局限于肠道局部。高血糖钳夹实验表明,结肠输注 Trp-CA 可提高葡萄糖输注速率并促进双相胰岛素分泌,十二指肠与静脉输注则无此效应;高胰岛素 - 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进一步证实肠道给予 Trp-CA 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而静脉给药无效,表明 Trp-CA 的糖调节作用依赖于肠道局部。


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 Trp-CA 口服吸收差,难以进入循环,其作用可能由肠道受体介导。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,Trp-CA 在生理浓度(10 μm)下不激活传统胆汁酸受体。通过 PRESTO-Tango 系统筛选肠道高表达 GPCR,发现 Trp-CA 特异性激活痒觉受体(MRGPRE);FlAsH-BRET 实验证实 Trp-CA 可诱导 MRGPRE 胞外域构象变化。在全身性与肠道特异性 MRGPRE 敲除小鼠中,Trp-CA 的降糖作用显著减弱,表明 MRGPRE 是其必需受体


图 3 Trp-CA 是孤儿受体 MRGPRE 的内源性配体


鉴于 Trp-CA 的管腔限制性与肠道特异性作用,研究人员推测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激素影响糖代谢。肽组学分析显示 Trp-CA 处理上调结肠中 Gcg 等肽激素基因表达,进一步实验证实其通过激活 L 细胞 MRGPRE 受体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(GLP-1)分泌。机制上,Trp-CA 以剂量依赖方式激活 MRGPRE-Gs-cAMP 通路,并招募 β-arrestin-1,增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 A(ALDOA)Ser39 磷酸化,促进糖酵解与 ATP 生成,最终刺激 GLP-1 释放。


图 4 Trp-CA 通过促进 GLP-1 的分泌来改善血糖耐受性


 4. 追根溯源:哪种肠道菌能产生 Trp-CA?


研究人员对 98 株肠道常见菌进行体外培养,发现 4 种双歧杆菌可高效合成 Trp-CA,其中 B.animalis subsp. lactis 产量最高。通过体内外实验,研究人员完整验证了「双歧杆菌 — 胆盐水解酶/转移酶(BSH/T 酶)—Trp-CA—MRGPRE—GLP-1」这一信号轴的存在,并在人群样本中确认 Trp-CA 水平与 GLP-1 正相关、与血糖负相关。


图 5 B. animalis subsp. lactis 的 BSH / T 酶负责产生 Trp-CA


 研究亮点总结:


? 全新机制发现:Trp-CA 通过新型孤儿受体 MRGPRE(非传统胆汁酸受体)发挥降糖作用,通过 Gs-cAMP 和 β-arrestin-1-ALDOA 双通路机制,促进 GLP-1 分泌。


? 优异安全性表现:Trp-CA 口服吸收率低,在有效剂量下不引发瘙痒副作用,优于现有胆汁酸类药物奥贝胆酸,更具临床应用潜力。


? 重要临床价值:MRGPRE 有望成为 2 型糖尿病血糖调控的新治疗靶点。


该科研成果由蒙牛联合北京大学领衔的科研团队共同完成。在该文章见刊之际,四年一度的国际营养科学联盟国际营养学大会(IUNS - ICN 2025)于法国巴黎开幕。这一聚全球一百多个国家顶尖学者、临床专家及产业代表的综合性大会,被公认为是营养科学领域规模最大、水准最高的学术盛会。


蒙牛集团副总裁兼集团营养科学研究院负责人张旭光应大会邀请,代表企业作学术报告,会议上对上述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,也发布了蒙牛自主研发的益生菌菌株 Lc19 及其突破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。据了解,Lc19 已经投入到产品生产线中,形成了以科研为核心的血糖管理产品矩阵。


这样的突破性研发成果只是冰山一角,而背后是是蒙牛全方位的科研发力: 5.13 亿研发投入(2024 年)作支撑,480 多名专职研发人员深耕,更有含 10 多位院士、100 多位专家的「蒙牛全球专家智库」攻坚。3,900 多项专利点睛,是蒙牛践行其「科研创新,守护国民健康」企业使命的有力印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联系我们 | 工作机会 | 合作伙伴 | 关于万川 | 员工服务 | 物流查询 | 万川视频    

 

版权所有:江苏万川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Varsal ©     法律声明

ICP:苏ICP备14047837号-1  


南京万川医药 信息部 建设与维护